媒体视角

我们充满挑战精神,积极投身于行业创新的浪潮中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超越。

全球首家煤机行业“灯塔工厂”的“三个最”丨政策落地·人工智能产业观察
2025.02.09 本站 29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郑州市郑煤机智慧园区近日获评全球范围内第一家煤机行业的“灯塔工厂”,代表着全球煤机行业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这份世界范围内的独一无二到底有怎样的优势,记者探访了这座工厂。

最节约的“裁缝”

制造采煤机的第一步,是把整块钢板裁成特定形状的零件,再用拼积木的方式把零件拼起来,构成产品的框架。在钢价波动的今天,怎样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块板材,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杜新萍:在煤机生产线的智能车间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台智能切割设备,大数据通过算法来计算出一块钢板该如何裁剪,它的利用率最高,边角料的废弃面积最小,然后机械臂再按照算法的指令进行作业,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郑煤机集团智能车间负责人  苏振宇:煤机行业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非标的,那客户就要求我们进行定制化,柔性化的生产。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进,我们灯塔工厂相对于传统工厂我们产量提升了30%。

最高效的“焊接手”   

钢板裁好后,需要把它焊接起来,可动辄几十吨重的零部件,通常需要借助人工吊车,在焊接中不停调整角度,才能精准找到焊接点,费时费力。生产线改造后,智能变位机利用AI视觉技术,可以精准捕捉到焊接点,整个箱体结构件在智能变位机的翻转下,像一条霸王龙,用最小的位移距离,最少的用电耗能,配合机械臂快速作业。

郑煤机集团智能车间负责人  苏振宇:通过(结构件)一次装卡,我们实现减少了(结构件)3/4的翻转,减少了3/4的吊装,无死角的焊接,这样我们100架液压支架的配套周期,我们从以前的28天缩短到了9天。

最聪明的“质检员”

对每道工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或总结,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关键。郑煤机在每道生产设备上安装了智能芯片,并用数字孪生的技术,将实体工厂映射成虚拟工厂,用算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

郑煤机集团副总经理  王永强:我们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实时地看到我们整个设备生产的全过程,并且实时地去抓取在生产过程当中的各种数据,包括产品品质的控制,设备的有效利用时间等等,设备利用率提高了70%多,一次(焊接)不良率也是降低了73%,接下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公司的技术和对外的赋能,来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制造业企业都能够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

记者手记:

用智能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不仅是国之所需,更是我省培育“7+28+N”产业链的重要抓手。让龙头企业利用先行优势,在人工智能的赛道率先探索,再用发展成果赋能链群企业,以大带小,以强带弱,河南的制造业才能在时代变革中更快地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