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我们充满挑战精神,积极投身于行业创新的浪潮中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超越。

Z视点|在郑州经开区探寻“大块头有大智慧”
2025.02.08 本站 307

编者按

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

202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国家级经开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河南日报特策划推出“四十而不惑‘开发’新篇章——走进河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主题报道,全面展示全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经开区名片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郑州市东南部,成立于1993年,2000年获批为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经开区。

曾经的沙荒地已崛起成产业发展高地、对外开放门户。郑州经开区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003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4家,是全省百亿级企业最多、最集中的区域,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大健康、智慧物流四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

2014年5月、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到郑州经开区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近年来,郑州经开区牢记嘱托、锐意进取,发展能级持续跃升,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获评全省唯一“五星级开发区”,连续多年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居前30强。

郑煤机也在步步登高。

“中国第一架”到“中国第一套”“世界第一高”,郑煤机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智能化成套化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过去,液压支架按吨卖,现在则是按“配置”卖。

 1.jpg

郑煤机智慧园区

最近,郑煤机智慧园区荣膺全球煤机行业首座灯塔工厂。23条焊花四溅的自动化流水线上,150台机器人屈臂摆身,7台智能行车、30台AGV车有序流动,物料配送、抓取、切割、拼装、焊接等一系列操作行云流水,高度数智化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相比传统煤机制造工厂,这是一个结构件数字化工厂,作业人员减少了60%,生产效率提高了100%以上,百架液压支架生产交付期由28天缩短至9天。

“正是由于坚持科技创新、深耕数字化转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3年总营收超36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又创新高。”郑州煤矿机械集团副总经理王永强说,作为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链主企业,郑煤机将为更多离散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2.jpg

怎一个“智”字了得!如果说郑煤机智慧园区专注的是结构件智能制造,那么恒达智控智能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则专注研制煤炭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及核心零部件。

站在恒达智控2.3万平米的生产车间,犹如置身“机器人的世界”,智能制造、精益生产过程震撼人心。

“建有自动装配、自动加工、自动物流和智能感知的全自动化生产线,从零件到组件、再到部件、成品,智能排产零在制,能满足近2000种规格电液主阀的柔性制造,整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郑煤机子公司郑州恒达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开成说。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延辉/文聂冬晗/摄影

 


相关资讯